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-《衣冠不南渡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这甚至让竹林的哥几个都产生了兴趣。

      他们不知道王肃到底是弄出了个什么东西来。

      就在这样狂热的氛围里,曹髦也准备起了自己的殿试。

      这次的殿试,其实就是给走到最后的那几个人一个殊荣而已。

      无论是否能通过,这些人都是铁定了可以出仕的。

      在这些人里,曹髦锁定的人有几个,崔洪,王济,荀悝,杨嚣,周恢,卫恒,乐广等等

      比较尴尬的是诸葛诞的儿子似乎也参与了考核,但是结果好像不太好。

      以诸葛将军那好面的风格来说,他儿子只能自求多福了。

      庙堂这第一次的考核,确实很粗糙,虽然是糙米,但是很顶饿。

      终于,殿试的那一天到来,全国最后通过了全部考核,能站在曹髦面前的人,还不到二十个

      而到了这个阶段,他们的姓就能证明一切了,几乎找不出一个寒门出身的,都是大族子弟,曹髦甚至怀疑,他们能通过是不是还因为有场外的因素。

      这些人换上了衣裳,一路招摇过市,大张旗鼓的朝着皇宫走去。

      士人们早已聚集在了道路两边,看着这些人前往,眼里满是羡慕。

      一路上都是惊呼声。

      直到他们靠近了皇宫的时候,方才摆脱了方才的喧哗。

      由甲士保护着他们一路来到了东堂。

      曹髦就坐在上位。

      学子们前来,很是统一的拜见了皇帝,一一告知自己的姓名和籍贯,看来,礼部是给他们做过功课的。

      当众人分别坐在了两侧的时候,曹髦终于看清了他们的模样。

      曹髦笑着说道:“诸位都是大魏最出色的学子们,能与诸位同殿商谈,朕心甚慰!”

      士子们是第一次面圣,心里忐忑不安,比当初的考核都要紧张不安。

      有阉人在他们面前摆放了木案,随即,就有人将书籍放在了他们的身边。

      曹髦笑着说道:“这本书,乃是王公所注释过的《太玄》。”

      “我们这次的殿试,就是以此物来作为内容。”

      听到曹髦的话,士人们顿时惊愕,王肃的事情,他们当然是听说过的,这让他们不由得看向了放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书籍。

      曹髦笑着说道:“这次给你们的题目也很简单,如何尽快从升平到太平。”

      “你们可以按着这本书,结合自己的想法来作答。”

      士人连忙翻阅起了一旁的书籍,崔洪皱起了眉头,这升平和太平都是春秋公羊里的说法,可这发的是太玄,这两者怎么能扯得上关联?

      可当崔洪真正查看了内容之后,他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  还真的能扯上关系???

      曹髦只给了他们很短的时日,想要将书完全读下来,那除非是不答题了。

      曹髦坐在上位,心里很是期待。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